检验前、检验及检验后的咨询
a) 为选择检验和使用服务提供建议,包括所需样品类型、临床指征和检验程序的限制以及重复检验的频率;
b) 为临床病例提供建议;
c) 为检验结果解释提供专业判断d)推动实验室服务的有效利用;
e) 咨询科学和后勤事务,例如样品不满足可接受标准的情况。
4.8 投诉的解决
实验室应制定文件化程序用于处理来自临床医师、患者、实验室人员或其他方的
投诉或反馈意见;应保存投诉、调查以及采取措施的记录
4.9 不符合的识别和控制
该程序应确保:
a) 指定不符合处理的职责和权力;
b) 规定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c) 确定不符合的程度;
d) 必要时终止检验、停发报告;
e) 适用时,考虑不符合检验的临床意义,通知申请检验的临床医师或使用检验结果的授权人员;
f) 需要时,收回或适当标识已发出的存在不符合或潜在不符合的检验结果;
g) 规定授权恢复检验的责任;
h) 记录每一不符合项并形成文件,按规定的周期对记录进行评审,以发现趋势并启动纠正措施。
如果确定检验前、检验、检验后过程的不符合可能会再次出现,或对实验室与其程序的符合性有疑问时,实验室应立即采取措施以识别、文件化和消除原因。应确定需采取的纠正措施并形成文件
4.10 纠正措施
纠正措施以消除产生不符合的原因。
4.11 预防措施
措施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以预防其发生。
4.12 持续改进
通过实施管理评审,将实验室在评价活动、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中显示出的实际表现与其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中规定的预期进行比较,以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包括检验前、检验和检验后过程)的有效性。
4.13 记录控制
对质量和技术记录进行识别、收集、索引、获取、存放、维护、修改及安全处置。
4.14 评估和审核
为了证实检验前、检验、检验后以及支持性过程按照满足用户要求的方式实施;确保符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申请、程序和样品要求适宜性的定期评审
用户反馈的评审
员工建议